艺人网(Yiren.tv)讯 稻穗金、葡萄紫、棉花白,茶园绿……九月的秋天在“丰收中国”里色彩斑斓。2022年9月23日,即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启“丰收中国”融合传播行动,推出30余档精品节目和系列特色活动。立足农业、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用心、用情讲好“三农”故事,礼赞丰收,讴歌时代。
CCTV-17《我爱发明》栏目组奔赴五地,跨越几千公里,为亿万观众带来丰收节特别系列节目——《一粒米的诞生》。“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节目以“科技融入农业”为出发点,介绍了水稻成长过程中,从育种到栽培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再现科技为每一粒米护航,为水稻提质增收、端牢中国饭碗注入力量。《我爱发明》秉承“科技惠农,智慧兴村”的理念,用镜头语言体现了从丰收之路到幸福之路、奋斗之旅的递进。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
《一粒米的诞生》系列共五集。导演组深入挖掘稻米背后的故事,讲述水稻新品种研发、精准条播、育秧、育种等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发明和普及。同时,还将镜头对准百姓的饮食生活,聚焦赢得“全国最好吃的大米-南粳46”美誉团队的创新故事。现在,中国人已从“吃得饱”踏入“吃得好”,其中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秧盘叠起来》和《种子成条播》讲述了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机装备对解放人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增产增收产生的巨大作用。
秧盘叠起来——《一粒米的诞生》
《向盐碱地要收成》揭开了被称为“北大仓”的东北黑土地。面对令人惧怕的“无望之地”,如何让这片盐碱地种出水稻,成了一众农学人的棘手之事。节目围绕吉林农科院老青中三代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努力,耐盐碱地终获收成的发现展开,以模拟实验的方式,解密盐碱土壤,引领观众了解特殊地域性对水稻种植的制约,以及如何降低盐碱地盐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已是正在进行时。
秧苗发芽的画面——《一粒米的诞生》
除此之外,《我爱发明》丰收节特别节目更将视线由“怎么种出美味大米”和“怎么能种出大米”的现实议题,转向数字化水稻种植的细节技术。《粒粒皆辛苦》讲述了关于水稻的六项发明,其中,杂交水稻留种,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节目还将带观众了解植物工厂的水稻育种加速器,它让水稻生长能够突破环境、天气、温度时间等自然条件限制,为缩短水稻生育周期、加快繁育速度、拓展耕地空间提供了新的可能。
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亚梁
金秋九月,大江南北的稻田,一片成熟的金黄色,沉甸甸的稻穗,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最好回报,丰收的背后,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持续创新和探索。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是国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抓手,也是我们确保口粮自给自足的底气。
《我爱发明》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节目,将于9月19日~23日,每天17:30在CCTV-17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