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网(Yiren.tv)讯 常被业界人士誉为“一剧之本”的剧本,近来却“身价”爆降。透过在某网络平台搜索“剧本”关键词的调查,《今日影评》记者发现很多以极低价格出售的剧本商品,甚至九元就可以打包“批发”上万个剧本,其中包含短视频、微电影、剧本杀等不同类目的剧本。
5月26日,编剧、影评人汪海林连线做客电影频道《今日影评》节目,犀利点评剧本交易乱象,为广大观众朋友深度探究背后动因。
剧本批发可能侵权
分享创作规则混乱
作为专业编剧,连线做客《今日影评》的汪海林坦言也是最近才关注到这个现象,“觉得这个有点不可思议。”透过《今日影评》记者的购买调查,九块钱打包购买的剧本题材涉猎广泛,其中甚至还包含分镜头设计,甚至购买链接还会定期添加新的剧本,而其原创性则无法保障。对此,汪海林指出这个商家很可能并不拥有这些剧本的著作权或代理权,是一种类似侵权的行为,批发式的状态有可能破坏拍摄权的唯一性。
针对九块钱打包的剧本,汪海林向《今日影评》直指商家面向的对象主演是短视频拍摄者,而短视频创作目前尚未形成真正的剧本交易惯例,规则较为混乱,分享式的创作不会被纳入版权关系范畴,不过一旦商业化,买卖关系就应纳入版权管理。以作家江南的《此间的少年》为例,汪海林指出小说中大量运用金庸小说人名,在出版后被金庸诉诸法律,因为商业化后就会产生新的版权。
版权意识仍需加强
原创追溯亟待确立
批发剧本现象,是否也不利于短视频的良性发展?对于《今日影评》的疑虑,汪海林表示赞同。在他看来,视听作品无论长短,首先都要有版权意识,要保护这些作品的原创性。“因为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文字无价’,它这个就变成真的是‘无价’的,没价钱、没价格。”
《今日影评》中,作为编剧行业未来从业者的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编导在读学生黄峻宁,也透过连线分享看法。在他看来,创作剧本是倾注心血的事情,如此廉价批发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其中很多也是将他人拍过的东西进行套路化重复,即便拍出来也不会被观众买账,想做爆款,原创必不可缺。
对于影视行业外产生的这些剧本乱象,行业可否给出参考范本?对此,汪海林直言短视频等小量级的项目不适合影视剧本的报备管理方式。因而,他建议短视频内容在初始要进行版权确权,可以追溯原创者是谁,就像曾被人诟病抄袭网络段子的《爱情公寓》,其制作机构就做出公示,即段子原创者可以联系他们得到相关费用,这对于短视频行业具有参考意义。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晚19:45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周一至周日黄金时间,点亮你每一个光影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