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网(Yiren.tv)讯 贾樟柯在中国影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其执导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喜欢将镜头聚焦边缘人群,凭借强烈的人文意识展现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在贾樟柯执导的诸多影像作品中,《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具有独特视角的记录片作品。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贾樟柯导演将镜头对准文学家,通过4代作家马烽先生(已故,由其女儿回忆)、贾平凹老师、余华老师、梁鸿老师,来讲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在为观众建构一个文学故事与故乡回忆的跨时代影像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城市与故乡的深思。
一、章回体叙事契合现代主题
章回体叙事在影视创作中并不多见,其在电影中使用的主要意义有两点,最重要的就是使纪录片故事条理清晰。在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导演将纪录片文本分为十八章,通过篇章“谜面”的形式吸引观众揭晓“谜底”。导演选择用言简意赅的篇章目录形式,代替影像化的转场。以二字词语或三字词语简洁概括出纪录片即将出场的主题内容,辅助观众了解叙事。例如在讲述马烽的故事时,导演选用“吃饭”“恋爱”“马烽”“回乡”四个词作为篇章标题。贾家村的老村民说“治碱先治水”,之后阐述马烽的理念和对于治碱的措施。通过贾家村村民的回忆阐述和影像资料的呈现表述,叙述着作家马烽在那个年代与贾家村村民共同劳作,推动生产的历史事实。贾樟柯通过马烽女儿的口述和影像资料的呈现,彰显出作家马烽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对于乡土的怀念之情。而通过“回乡”这一主题,不仅能够完整地概括出导演接下来所要表述的内容,而且还能够通过这一主题反映出新中国的时代精神,揭示了以贾家庄为例,农村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章回体叙事在电影呈现中的另一个意义便是通过标题吸引观众注意,令观众有意识地去思考。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在贾平凹和余华的章节中,直接用其名字作为章节标题,吸引观众有意识地去了解作家们的生平经历。纪录片之中,导演很少进行镜头的机位变化,大部分的画面呈现是通过中近景的镜头语言,加之被摄主体的口述完成。而观众能够从作者的口述回忆中,感知作者的真实情感,更好地代入其中。不仅能够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让观众在作者的回忆中了解到时代齿轮在历史进程中的具体走向。
章回体叙事对于电影观众来说,是陌生化的。但对于文学读者来说,是熟悉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便是通过章回体叙事将电影文本中的叙事脉络有机地串联起来,向“读者”书写出由四位作家的个人经历所提供的百年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真实状况。
二、诗文化朗读构建情感语态
贾樟柯的纪录片从不回避家乡的封闭和落后。在他的镜头下,非职业演员的即兴发挥让影片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调性。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每一章节结束时,导演都会选择一位朗读者朗读作家的一段作品。或是手拿铁锹的乡间妇女、或是西装革履的社会白领、抑或是身处操作间的普通工人。诗文,在电影中的表现方式为采访结束后,由非职业演员的普通人操着一口乡音或是普通话进行朗读,朗读结束后,再通过文字的方式印在黑屏上。粗糙真实的声音,不仅是贾樟柯对普通人内心世界的彰显,更是让纪录片在诗文与电影的大同之中得到主题上的升华与延展。
文字是最能够激发读者意象和隐喻的手段之一,在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导演用大量的留白,将作家的作品通过黑底白字的方式呈现在电影文本上,使纪录片留有想象空间的同时,更是最大化地保留了文字所特有的诗情画意之美。朗诵后,屏幕上都会安静地留下作者的文字内容和作者姓名。没有背景音乐的加持,也没有朗诵者的名字,直白的文字留给观众的是有力的沉思与感悟。那些朗诵者,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是大千世界中的陌生路人。导演通过这些朗诵者的镜头,其所涵指的便是镜头之外的观众。导演以此方式无声地告诉观众,文学与观众的距离并不遥远,观众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诵者的朗读和屏幕上的文字得以延伸。例如在“姐姐”篇中,镜头在展现了梁鸿的姐姐读父亲写给她的信之后,镜头对准了一个骑电动车买菜回来的中年妇女。中年妇女念着“田野中的三株榆树陷入沉默,如同父亲、母亲和孩子”。而后用文字的方式表现在屏幕之上。通过文字,导演不仅让观众更加了解叙事主体,更让观众在感知文本之后,体会到时光荏苒、逝者已矣的无可奈何。意味深长的文本,是导演讲述故事后留给观众的余味,让观众细细回味和体验,也让情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通过诗文的方式得以延伸。
结语
故乡作为一个情感空间,是最能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场所之一,但是贾樟柯并未将影像叙事的重点放在煽情上,而是通过对电影与文学特性的把握使得影像呈现出与一种安静与深思之感。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对于故乡的注视与怀念始终贯穿其中,导演通过镜头和文本描绘故乡,怀念故乡。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不断向前游,游进蓝色的城市生活,但那些关于故乡的金色回忆、父辈们所承载的历史、蕴含故土烙印的乡音却在时代变迁中逐渐被淡忘,不由得引起观众的人文思考。
作者:邓静 四川传媒学院电影学院
孙玮泽 河北地质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