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播音》、《笑星劝酒》、《太挤了》
早年经历
李国盛1939年7月出生在北京,未满周岁即回到原籍,在家乡生活到六岁回北京上学,每年寒暑假期间大都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自幼酷爱相声艺术,勤奋好学,苦心钻研,造诣颇深。他与侯宝林、笑林合作,在全国各地和一些重大节日的演出中,都给广大观(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幼随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单口大王刘宝瑞学艺,后拜相声名家罗荣寿为师,曾给相声大师侯宝林捧哏三年,受益匪浅。近二十年来一直与笑林合作,曾被选为全国最佳相声搭档,表演了《大篷车》《学电台》《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等许多深受全国观众欢迎的相声作品,在不断的探索、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演艺经历
拜师
20世纪50年代末,李国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参加了中央广播说唱团举办的相声辅导班,由于他刻苦学习,成了班里的高材生。在汇报演出时,该团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发现他在表演艺术上很有自己的特点,就给他“开小灶”,向他传授单口相声。他先后学习了《糊涂知县》《连升三级》《侄子学乖》等传统单口段子。当时他的条件是很艰苦的,白天上班,学习和演出都在晚上进行。不管晚上活动到什么时候,第二天得照常上班。凭着他对相声的热爱和对开展职工业余文娱活动的热情,一直坚持了四、五年。这一阶段的学习与实践,为他的表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后来终于如愿以偿,他拜在相声界前辈艺人罗荣寿先生的门下,在罗老的悉心指导下,他的艺业大见长进,终于成了一名专业相声演员。
演出
李国盛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艺后不断来河间演出。1963年他在河北省曲艺队时,和著名西河大鼓演员王艳芬在河间光明戏院演出,1983年他随北京市曲艺团来河间文化馆书曲之家演出,他的精彩表演受到家乡父老的热烈欢迎.家乡人民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也感到骄傲和自豪。1964年,李国盛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成都军区军乐队,担任相声演员兼乐手,一直到1969年底,6年的部队生活,使他在政治思想上,艺术素养上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0年转业到北京照相机厂,继续从事他的相声艺术事业。
粉碎“四人帮”以后,大地回春,文艺复苏。许多阔别舞台多年的老演员纷纷登台演出。有一次传出了消息,在为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举办的文艺晚会上,侯宝林将表演相声。晚会开场,台下座无虚席。一些老观众都知道,侯宝林的老搭档郭启儒老先生已经病故,那么,捧哏的是谁呢?侯宝林在热烈的掌声中登场了。站在他旁边的是个体格魁梧的中年人。此人台风稳重,落落大方,对答从容,不瘟不火,给观众的第一个印象是良好的。此时台下已经窃窃议论,“嘿.这个捧哏的可真不错!” “敢情,能给侯宝林捧哏还含乎得了?”演出结束了,李国盛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
李国盛与侯老合作将近二年,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曾有一位同志问侯老:“为什么起用李国盛给您捧哏?”侯老说:“他台风正,朴实。往那儿一站,观众信任他。不知你们注意过没有,李国盛的眼睛都会翻‘包袱’,这一点比别人强。”这一确有见地的评价,李国盛是当之无愧的。李国盛本来是能捧会逗的,可是他从来没有在捧逗的关系上闹过意见。他不强调个人的作用,而是服从工作的需要,服从节目内容的需要。在和侯老合作之后,他表示今后专干捧哏。有人问他原因何在,他说:“侯老说我学艺晚了点儿,一些基础的东西没有掌握好,搞捧哏的条件更好些。”他说:“我有文化,领会东西快,又学过单口相声,能够掌握逗捧的火候。还说我在台上的动作感鲜明,能起到烘托作用。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愿意干捧哏的越来越少了。再没有人愿意干,将来怎么办?”他谨遵前辈的谆谆教导,甘愿做绿叶。
李国盛虽已年过半百,可他从不松懈,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很注意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他认为,相声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门类,这就要求我们拿出更多更好的节目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今后需要更加刻苦学习,努力攀登,创作演出更多的好节目,奉献给人民。
个人生活
当相声演员多亏了朱友学
快乐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事情,但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呢?李国盛给我们出了个主意,说相声。相声可以培养幽默感,有了幽默感就会丰富生活,乐趣一多,生活就会幸福。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说相声,日常生活中,如果想快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相声方面的书,比如《相声大全》,所有的传统相声里面都有。李国盛说自己的孙子就在看,一边看一边乐。或者看相声演员出的自传,里面既有相声段子,还有他们个人的从艺经历以及相声的知识,都是可以让人乐的。比如《刘宝瑞单口相声集》《侯宝林相声集》《赵佩如相声集》等。
说到这里,一直笑容满面的李国盛突然严肃起来,他说:“喜欢相声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想从事相声事业,一定要慎重。首先是自身的条件从事这个职业合不合适,然后就是机遇,而机遇的条件要大于你的本事。再有才华赶不上机遇也没用,一旦被埋没,对心境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我自己当年就吃过这方面的苦。在中央广播说唱团举办的相声辅导班毕业后,成都的战旗军乐团来调我过去,原单位说什么都不放,要不是当时公务局的局长朱友学(周恩来总理长征时的警卫员)发了话,‘既然他喜欢这个,他又有这个才华,干吗一定要留着他,我做主了,就让他去吧。’我一辈子可能都当不上专业演员。”
明目张胆“偷”父亲的书看
一个人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培养李国盛表演兴趣的则是名著《水浒传》。
李国盛小时候经常跑到天桥去听评书,没有钱,他就趴在围栏侧面的杆子上,那个位置不占座不要钱,而他又是小孩子,所以每次他都趴在最前面,一听就是好几年。 8岁那年,他看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父亲买的《水浒传》,看完之后赶上放寒假,他回乡下过年,坐在村里大道上的石头墩子上,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演出,观众是村里的小伙伴,一个寒假,记忆力惊人的他愣是把一整部《水浒传》用评书的形式讲完了。
演出是成功的。从那以后,他就迷上了阅读,迷上了表演。此时,比较喜欢看书的父亲在有意无意间帮了他阅读这个忙。身为店员的父亲在当时也算是知识分子,家中买了《红楼梦》《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书籍,有时候也租书来看,而母亲当时在乡下,父亲上班之后,家里就剩下李国盛一个人,他就抱起父亲的书看,除了家中有的,他还相继读了《新儿女英雄传》《金钱镖》《龙虎剑侠图》等当时流行的小说,而父亲也并不干涉。开始,父亲租什么书他就看什么书,时间一长,李国盛自己就有了想法。当父亲让他帮忙去换书的时候,他就和父亲捉起了迷藏。当父亲让他换《七侠五义》时,他却把自己相中的《三侠剑》拿回来;父亲让他把《小五义》带回来时,他又把《施公案》拿回来了。而父亲也不会多说什么,有时候跟他一起看,有时候不爱看,就让他第二天把自己想看的书换回来,而他就利用这一天的工夫以惊人的速度把书看完,然后在父亲第二天下班的时候把父亲要的书拿回来。
说到这里,李国盛用了一个词——“偷”。他得意洋洋地说:“我是明目张胆地‘偷’父亲的书来看。”
读名著主要是因为新鲜
上中学后,书摊上租来的书已满足不了李国盛的阅读胃口,他“偷”书看的日子也结束了。他开始将目光瞄向学校的图书馆,但那时可借的书少,大家都等一本书看,时间限制的就很紧,于是就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看,上课前、放学后、甚至是上课时,不过,上课看书也是有选择的,只有在历史、地理课上敢看,数学课是万万不敢的,如果不听就跟不上了,语文课也是不看的,因为语文课本本身就有古典文学的章节,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章节,鲁迅、矛盾等作家的文章。好在当时学校和家长对考试成绩都不太看重,只要及格就行,老师对他这种情况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上课看书一次也没有被抓过。这可以说是李国盛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读书生活了。尽管如此,但当时可以看的书还是太少,尤其是外国名著没有机会接触,总是让人向往。 1957年以后,文艺开放,外国的名著允许出版。趁这个机会,李国盛看了大量的外国名著,但看过之后就不以为然了,认为也没有什么,至今印象深刻的只有《苦难三部曲》《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这几部。虽然他也拥有《基督山伯爵》《飘》等书籍,但他对书中的内容却没什么印象,只是听别人常常说起,而自己又没有看过,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就买来看看,但一翻觉得没意思,就放在那儿了。此外,印象最深的是《福尔摩斯探案集》,主要是好玩。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总是新鲜的,接触过了不喜欢也就那么回事,看书也不例外。
1962年是李国盛一生的转折点,他如愿当上了专业相声演员。到了部队以后经常要演出,没有业余时间读书,惟一经常看的书就是《毛泽东选集》,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那种深刻的记忆总是张嘴就来:“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因为虚荣心买了第一本书
拥有自己喜欢的书籍是每一个爱书人的梦想。上班之后李国盛买起书来是从不吝啬的,他买的第一本书就是当时最为人们推崇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李国盛认为,虽然这本书也是经典名著,但这本书不是给自己买的,只是当时拥有此书是件自豪的事,为了让同学知道他才买的,完全是一种虚荣心在做怪。
到后来买书就比较有选择性了,再不肯乱花一分钱,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没有选择,拿起来就看。大鼓、快板是评书中经常借鉴的表演艺术,在向人家学习时,他经常听到有《三国演义》的情节,于是就仔细看《三国演义》这本书,这样在听的时候,起码知道人家在说什么,就容易学习人家的技巧。不仅如此,做相声演员这行,知识面越宽越好,这样,别人说起段子以外的东西,就可以知道在说什么,还可以丰富自己所说相声的内容,如果没看这些书,站在台上就显得单薄了,抖包袱的时候就不漂亮了。
李国盛说,读书细细品味的一个好处就是提高记忆力。虽然年纪大了,但记忆力却惊人,凡是和他合作过的都知道,只要他想记,一遍就够,年轻人都没有他记得快。有的时候记不住,肯定是那书没有吸引住他。
最遗憾的是有书读不懂
对于喜欢看书的人来说,有时间看书的时候却没有书可看是件很遗憾的事。对于李国盛来说,则更无奈,他有专门的书房,也拥有喜欢的书籍,但因为眼睛没有以前好,看书的时间比以前少了,面对书房里那些看过没看过的书不无遗憾。
那套连环画版的《水浒传》,是我国画老虎、狮子画的最好的大家刘继卣画的。可惜的是几次搬家,加上儿孙们的翻阅,已经残缺不全。
那些古文方面的书,恐怕李国盛今生都无法阅读了。李国盛喜欢古文的书,但因为古文底子差,没有读过几本。除了《聊斋志异》因为有白话文,能对照着看,其他的就没看过什么了。更多的古文书,因为没有对照,没有人讲而看不懂,家里虽然买了一些,但束之高阁。尤其是古代文化学者王国维的书,喜欢却没有读过一本,甚为可惜。
李国盛很少逛书店,买书完全凭感觉,凭运气,有时出门散步碰上卖书的就看看。虽然平常也看看早报、晚报,了解一下新闻热点,但上面的书评、书讯都影响不了他。他买的章含之写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一书,是因为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很想了解当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说到图书市场,他很羡慕年轻人,看书的条件非常好,不需要像他们那时买一本书要攒钱、要咬牙,而且可以看的书很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面宽了,但也乱了。对此,他认为读什么书都好,但心中一定要有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宣传和巩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本着中华的传统美德去看书,是不会出大格的。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情趣和工作需要选择书。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即使读《金瓶梅》也没关系。
更重要的是,书让他知道该如何教育子女、孙辈。李国盛的儿孙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像他小时候那样有充裕的时间看书,他就给他们讲。
听闻笑林病逝强行出院
2015年3月23日上午,突发脑梗正住院的李国盛也是刚刚得到笑林逝世的消息。笑林是李国盛20多年的老搭档,现在正拖着病体强行出院,往笑林去世的医院赶。
李国盛说,笑林是大年初四被查出患病,他当时身体也不好,“我现在脑子一片混乱,这个年我们过得很闹心”。
相声作品
相声《学播音》笑林、李国盛
相声《笑星劝酒》笑林、李国盛等
相声《太挤了》笑林、李国盛
相声《攀比》笑林、李国盛
相声《怪声独唱》笑林、李国盛
相声《朋友之歌》笑林 李国盛
相声《送春联》笑林 李国盛
相声《如此典礼》笑林 李国盛
相声《攻擂》笑林 李国盛
《即兴表演》侯耀华 李国盛
《相声大合唱》表演者姜昆、李国盛、大山、冯巩等
相声《洋歌土唱》笑林、李国盛
相声《双星会战》 笑林、李国盛
相声《改革措施》笑林、李国盛
相声《金刚石》笑林、李国盛
相声《我怕有个家》笑林、李国盛
相声《花儿美》笑林、李国盛
相声《颂歌献给党》笑林、李国盛
相声《矿山曲》笑林、李国盛
相声《婚礼情歌》笑林、李国盛
相声《临终忏悔》笑林、李国盛
相声《欢乐的歌声》笑林、李国盛
相声《一筒罐头》笑林、李国盛
相声《超级足球赛》笑林、李国盛
相声《我是中国人》笑林、李国盛
相声《多此一举》笑林、李国盛
相声《巧对影名》笑林、李国盛
相声《美的旋律》笑林、李国盛
相声《歌曲研究》笑林、李国盛
相声《马之歌》笑林、李国盛
相声《小康庄》笑林、李国盛
相声《夜色阑珊》笑林、李国盛
相声《父之过》笑林、李国盛
人物评价
李国盛为人忠厚朴实,谦虚谨慎。团里的同辈演员都把他尊为老大哥。他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和他的这些品格有密切关系。“虚心使人进步”,他善于听取同行和观众的意见,那怕是相当尖锐的意见,只要有一点准确之处,他都坚决改正。并能吸取他人之长,丰富自己的表演。贫、俗、直、露乃相声之大忌。犯了忌就令观众生厌。北京曲艺团艺术室一位老同志说:“国盛在台上怎样动作,观众都不讨厌。”他认为,相声演员的表演,无论唱、做,都允许夸张,但这种夸张要适度,要有分寸。
李国盛同志在捧哏上确有其所长。一位曾和他长期合作的同志总结说:李国盛在台上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用全副的精神来为甲方铺垫,做戏,配合非常默契,使甲方的表演很舒服。天天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并不深,当后来与别的同志合作时,才深深地认识到李国盛在捧哏上独到的功夫和在演出中所起的作用。李国盛从1979年调入北京曲艺团,至今已有多年了,这是他艺术上大幅度提高的十多年,特别在与笑林合作以后,他们俩很快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和喜爱。他们1981年演的《小康庄》在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中获奖,1984年表演的《三厢情愿》《颂歌献给党》《金刚石》《我是中国人》等节目,都在全国或北京范围内获了奖。1985年他亲赴老山前线,慰问人民解放军一个月,回来后,编演了全国第一个歌颂老山前线的相声《一筒罐头》,在1986年全国相声电视大赛及文化部新曲目调演中均获奖。这个节目经过加工后,参加了全国首届艺术节的演出。自1986年以来,在每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会上,他与笑林都参加了演出给广大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2009年1月10日,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09春节大联欢”晚会上,姜昆率领唐杰忠、李国盛、大山、冯巩等65名相声名家表演《相声大合唱》。
李国盛,1939年7月出生于北京,河间县沙洼乡后巩村人,中国内地相声演员。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北京分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北京市曲艺团相声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