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艺人网!
首页 明星 电影 电视 音乐 综艺 娱乐 时尚 百科 微博 公告

艺人资料
艺人介绍
华雯,女,上海宝山沪剧团的团长。 国家一级演员,1986年她以一出《东方女性》获得梅花奖,2015年凭借沪剧《挑山女人》再次夺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华雯是沪剧界有名的“长脚花旦”“出新花旦”和“拼命花旦”。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华雯
外文名:HuaWen
别 名:
国 籍:
民 族:
星 座:白羊座
血 型:O
身 高:cm
体 重:
出生地:
出生日期:0
职 业:演员
毕业院校:
经纪公司:
代表作品:
演艺经历

中文名:华雯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3年
毕业院校:上海照相机总厂技校
职    业:演员
经纪公司:上海宝山沪剧团
性    别:女
代表作品:《东方女性》、挑山女人
主要成就:二度梅花奖得主


华雯演艺经历

从小就是戏痴

在沪剧“五朵金花”中,华雯应该算是一个“另类”。与另外四位“科班”出身不同,她可谓是“自学”成才,“业余”成才。

华雯的父母都是沪剧演员。她从小就是戏痴,一直泡在父母所在的松江剧团里。那时候,只要有沪剧演出,她一场不漏;只要有沪剧广播,她有空必听。小华雯一直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粉墨登台。谁知事与愿违。1980年华雯中学毕业后,因为眼睛近视,没能考上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而是进了上海照相机总厂技校。父母希望她好好学技术,但她却一心想唱戏。到技校读了3个月的书,她就背着父母打了退学报告。那时,唱小生的父亲奉调去了崇明沪剧团,她死磨烂缠地跟了过去,就这样走上了沪剧舞台。

1981年夏,华雯随崇明沪剧团来市区演出,在《秋海棠》中扮演梅宝,结果被杨飞飞老师看中,借调进宝山沪剧团。在宝山沪剧团,她演的第一出戏是《母与子》。这出现代戏共有3个女角:外婆、后娘桂珍和小姑娘。华雯回忆,当时她满以为自己会去演小姑娘,谁知宣布角色叫她演桂珍。一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怎样演后娘?华雯只觉得头脑里“嗡”地一声,浑身发抖。导演江建平要她平时多模仿男子走路,王秀文老师也来帮她学唱腔。结果,这个后娘演得总算还过得去。

北京一炮打响编辑 语音

1986年底,宝山沪剧团携新戏《东方女性》进京。该戏表现的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题材:“第三者插足”问题。《东方女性》充分发挥了沪剧抒情细腻的特点,又借鉴了话剧、电影的表现手法,成功塑造了林清芬、方我素、余大卫等“有缺点又令人同情的好人”,在京城掀起了少见的观剧热潮,8场演出场场爆满,受到广泛好评。

22岁的华雯在戏里扮演插足别人家庭造成悲剧的方我素。这个人物年龄跨度很大,思想变化复杂,表演难度较大。华雯仔细琢磨角色,反复锤炼唱腔,活灵活现地表现了方我素从“我行我素堕情网”到受责难、排困扰、重新生活的过程,深沉而有节制地展示了人物复杂痛苦的内心世界。北京观众热情地对她说:“想不到你这么年轻,却把这样复杂的角色演得那么出色,真不简单!”

《东方女性》北京一炮打响,华雯毫无争议地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与她一起获奖的,是上海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华文漪、蔡正仁、岳美缇和王芝泉。华雯说:“一直到北京领奖时,我才发现,比我好的演员实在太多了,自己真的很渺小。我也才真正懂得了,一个演员,就要像梅花那样,美而不俗、娇而不艳,即使面对漫天冰雪,也依旧纯真不变、本性不改。”

秋香喜点笑星编辑 语音

1996年,上海滑稽剧团赴香港演出,邀请华雯加盟滑稽戏《唐伯虎点秋香》,饰演秋香。谁知“秋香”此行未被唐伯虎点中,却点中了一位“笑星”。她与剧中的“大毒”扮演者、两度白玉兰奖得主秦雷结成秦晋之好,给戏曲舞台留下了不少佳话。

华雯、秦雷都是国家一级演员。婚后,夫妇俩在不足40平方米的空间里,既要照顾父母、外婆,又要呵护小女儿,还要忙于各自工作的案头准备。身为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一边领女儿、哄孩子,一边批报告、审剧本。有一次女儿撒尿,竟给剧本来了个“大洗礼”,弄得华雯哭笑不得。而做爸爸只有“三分热度”的秦雷,连忙到超市购得两打塑料尿布,预防不测。

华雯和秦雷,不但生活中情深意长,事业上更是互相促进。秦雷为妻子导演沪剧《清水恋》《寻找儿时一个梦》,更为华雯演唱专场精心创意、倾情执导,连说明书也给亲手“包办策划”了。华雯还为秦雷参与的《特别的爱》《阿拉自家人》《谢谢一家门》等滑稽戏出谋划策,将沪剧煽情的优势引入其中。不但华雯能演滑稽戏,秦雷的沪剧水平也是突飞猛进。由他们夫妻俩搭档演唱的《星星之火》可谓珠联璧合。

华雯和秦雷还合演过话剧《奥赛罗》,并闹过一个笑话。秦雷用粗犷厚重的语气演奥赛罗,华雯扮演甜美细腻的苔丝德·梦娜。两人在家中对台词,由于入戏太深,竟惊动了熟睡的外婆和女儿,外婆还误以为是夫妻口角,赶忙爬起来劝架。被问及家庭和谐的秘诀时,华雯笑道:“秘诀就是信任和鼓励。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但要相信你的另一半就是最完美的。”

舞台拼命三郎编辑 语音

一路走来,华雯不知不觉已在舞台度过了28个春秋。从单纯的小女孩到成熟的职业演员,华雯对申曲艺术痴迷不改。她珍爱每一场排练、每一台演出、每一刻幸福,甚至珍爱每一次的委屈和痛苦。她常对同事和朋友说:“过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失去的永远不会再拥有。人生短暂,千万要珍爱!”

2000年,华雯在逸夫舞台举办从艺20周年纪念专场。20年来,她演过女厂长、女警官、女监理员;当过夫人、小姐、丫环;还扮过洋太太、女英雄。但专场并没有罗列这些多姿多彩的角色。而是分为4个板块,除了新编《茶花女》和学生版《江姐》片段外,她还表演了根据豫剧移植改编的新戏《风雨行宫》,与关怀、赵志刚、梁伟平等一起演唱了京剧、锡剧、越剧、淮剧的精彩片断。她要用这样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不懈努力。

华雯是沪剧界公认的“拼命三郎”。《东方女性》中有个双人舞片断,排练时由于舞伴没托住,她一下摔在水泥地上,断了两根肋骨。但晚上《家庭公案》演出又不能误场,就这样,她竟坚持了十多天!演《缉毒女警官》时,倒下的布景压伤了她的腰部和脚腕软组织。排《风雨行宫》时,她连做5个“乌龙绞柱”,导致肌肉撕裂。但未等痊愈她又上“战场”了。在“五朵金花”中,华雯是排戏最多、演出最多的一个。

一切为了观众编辑 语音

华雯当团长,只有一个念头:多排戏,多演戏。长年累月,这个只有20来人的区级小剧团几乎每天搭台拆台,换地方演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上海和周边地区。冒着夏日蒸腾的暑气和寒冬刺骨的北风,他们从打谷场、露天工地一直演到学校操场、社区文化中心,每年演出都在百场以上。华雯告诉记者,剧团把区里给的补贴都用在了排戏上,工资则是靠大家演出来、唱出来的。让家乡人看上喜爱的家乡戏,是全团人共同的心愿。

华雯自豪地说,团小志不小,他们每年至少排演一大一小两台戏,而且部部讲质量,重效果。养不起创作班子,就外请,像著名编剧李莉、张东平,导演孙虹江、彭安娜,作曲汝金山,舞美王峻,灯光韩关坤等,都是团里的座上客。创作坚持以现代戏为主,把乡镇、社区、农村的观众群体作为基本对象,所以舞美轻便,道具灵活,强调小制作。排戏严格却丝毫不亚于大剧团,一部讲述农民致富的《美丽大家园》,迄今已修改打磨了整整5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华雯与同事们推出的学生版《江姐》一演就是200场,《缉毒女警官》连演380场,《家庭公案》《东方女性》更是超过500场。从讴歌教师的《行知魂》到反映打假的《罪女泪》,从环保戏《清水恋》到情景剧《田园梦》,都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向世界名牌叫板的《东方彩虹》被央视拍成了6集电视连续剧,与马莉莉合作的《宋庆龄在上海》还使华雯获得了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表演一等奖。

保护传统戏曲编辑 语音

2008年是宝山沪剧团建团60周年,也是剧团创始人杨飞飞从艺70周年。作为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这一段时间简直忙得透不过气来。为了下个月开始的纪念活动,她要筹备研讨会,协调制作杨派DVD资料片,参与编辑建团60年纪念册,还要担纲重排杨派名剧《茶花女》,主演反映农村改革开放的现代戏《美丽大家园》,并邀请茅善玉、陈瑜、马莉莉、陈萍与她一起在逸夫舞台举办沪剧“五朵金花”同台贺杨派演出。华雯笑言,抓住了这一契机,无疑对剧团振兴、对保护和传承沪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意义,再苦再累都值得。

HuaWen 华雯

华雯,女,上海宝山沪剧团的团长。 国家一级演员,1986年她以一出《东方女性》获得梅花奖,2015年凭借沪剧《挑山女人》再次夺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华雯是沪剧界有名的“长脚花旦”“出新花旦”和“拼命花旦”。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艺人星闻
查看更多>>

2021-12-07

2021-10-19

2021-09-09

2021-05-18

2020-10-29

艺人图库
查看更多>>

华雯新剧《初恋是榴莲先生》杀青...

华雯《良言写意》热播 倾情演绎...

华雯新作《人民警察》圆满杀青 ...

《嘉南传》火热开播 华雯颜值演...


投稿邮箱:news@china.com
新浪微博:@艺人网
抖音官方:@艺人网
客服QQ :2285115
客服手机:158 1102 0555
服务热线:010-60500500
官方网址:www.yiren.tv
艺人网微博

关于我们  媒体活动  投稿须知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